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
| A.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
| B.嬴政自称始皇帝 |
|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
| D.统一度量衡 |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很多人在发现的现场就被杀死了,其中也有与军人毫无关系的人,有伤兵和普通市民。15日,记者在12个小时中,就三次目击集体屠杀俘虏。”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 C.日军占领上海 | D.南京大屠杀 |
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 A.百团大战 | B.淞沪会战 |
| C.平型关大捷 | D.台儿庄战役 |
曹润堂诗:“不信中原力已疲,忍将和局误师期。谁知辽海消兵日,正是军民痛哭时。”与此诗有关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C.鸦片战争 | D.甲午中日战争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
|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1875—1898)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