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文化途径迥异 D.国力对比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这描述的是近代哪国的政体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出现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参议院被提案弹劾,期中包括泰勒、强森、克利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那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 B.分权与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刑事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
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C.总统的权力最大、收到的制约最小
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德意志帝国的制度,君主是实,立宪是虚。议会形式只是粉饰门面。产生这种君主立宪制的原因是

A.受资产阶级影响 B.学习英国的榜样
C.发展资本主义 D.为向代议制过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