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溶解20g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
B.20℃时,100g水中溶解了10g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
C.20℃时,50g水最多可溶解18g食盐,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g |
D.20℃时,32g硝酸钾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则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2g |
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水 | B.增加KNO3 | C.不断搅拌 | D.升高温度 |
在某温度时有一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一部分溶剂后,有晶体析出,则该溶液
A.仍为饱和溶液 |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
C.该温度时,该溶质溶解度变小 |
D.变成不饱和溶液 |
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A.甲:水,①:食盐;乙:水, ②:蔗糖 |
B.甲:水①硝酸铵;乙:稀盐胶②:铁 |
C.甲:水①氢氧化钠; 乙:稀硫酸 ②:锌 |
D.甲:水①生石灰; 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 |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剂是氯化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