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 |
C.天京变乱 | D.提出《资政新篇》 |
右图是“信谊化学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1948年发行的股票。在股票的背面盖有“1955年度股息红利及1956年一、二季度定息发讫”的印章。印章中“股息红利”到“定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企业()
A.经营效益的变化 | B.分配制度的变化 |
C.生产方式的变化 | 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
著名学者费正清曾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1911年的革命不能建立西方式的新中国呢?”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你认为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日本输入中国商品总值表。一战期间美国、日本对华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B.美国日本乘机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 |
C.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蓬勃兴起 |
D.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格局发生变化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胡适说:“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称其为“英雄”的主要依据是()
A.为挽救民族危机放弃仕途 | B.提出“实业救国”兴办实业 |
C.提出“教育救国”大搞教育 |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