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单质,甲、乙、丙是三种氧化物。甲和C为黑色的固体,A、乙、丙为无色气体,

根据它们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        ,甲        ,乙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两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保证溶液质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3)t2℃时欲配制50g 15%的乙物质的溶液,需量取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4)t3℃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金属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会上升。用微观知识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3)某工厂欲从溶质是AgNO3和Cu(NO32的生产废液中回收Ag和Cu.实验员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所得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填离子符号)。

②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三周期的元素信息。结合表回答有关问题:

(1)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由第12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  (填“氧化物”或“酸”或“碱”或“盐”)。

(3)下列各组中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①Na Cl

②O S

③F Ne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众志成城、全民抗疫”必须依靠科学。下列是小浩一家人日常的抗疫措施,其中有科学依据且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填序号)。

①爷爷每天喝酒消毒

②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

③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

④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⑤姐姐用沐浴露洗澡

⑥小浩用洗手液洗手

(2)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3)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4)沼气可以作燃料,在大棚中燃烧沼气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过程中,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D.生成的可做氮肥

防范新冠疫情,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聚丙烯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请从微现角度解释: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的原因   

(3)某消毒液稀释后pH=6,则稀释前其pH   (填">"、"="或"<")6;

(4)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 2═NaClO+X+H 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6)某校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   kg,所需水的质量为   k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