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微观粒子的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上面四幅图能够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3)分别由B和D中的粒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中粒子构成的物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是 。
(4)以上粒子中,在化学变化中的不可再分的粒子是 (填序号)中的粒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序号)中的粒子。
(5)一定压力下,能将10mL的B物质压缩后体积能变成2mL,该过程中B分子数目 (填:“增多”、“不变”、“变少”),体积变化的原因是 。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1℃时,A的溶解度_____B的溶解度(填 >、<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
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关系为AB(填“>”、“<”或“=”)。
(3)t2℃时,将30 g B物质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从C H O S P Na Ca Fe Mn K Cu N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 氢氧根离子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大理石的主要成份____.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班学生参加了化学实验技能考查。
(1)小虎抽到的题目是“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A B C D E
小虎从图-9中选取的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光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准备了药品和如图-10所示的常用仪器。
药品:稀盐酸、块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澄清石灰水
仪器:
小光第一步选择仪器组装好发生装置,其中不需要用的仪器名称是;第二步向组装好的装置中加入足量药品,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且迅速停止。
你认为小光选取的固体药品是,操作中缺少的主要步骤是。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填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①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7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的稀盐酸。通过观察到_____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 >(填元素符号);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的液面高度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②取等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将镁放入稀硫酸中,铁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小于镁的质量
B.充分反应后,镁、铁一定都有剩余
C.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都有所增加
D.充分反应后,稀硫酸和稀盐酸一定都没有剩余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
2 He |
||||||
3 Li |
4 Be |
5 B |
6 C |
7 N |
8 O |
9 F |
10 Ne |
11 Na |
12 Mg |
13 Al |
14 Si |
15 P |
16 S |
17 Cl |
18 Ar |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2)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m =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关系密切。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以第二周期为例,根据图-6该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填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由1号和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为2:1)与6号元素的单质,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一种最轻的气体和一种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