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12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此次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网络正面典型,更好地宣传山东的先进典型人物,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和“四德工程”深入开展。
材料二: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常常面临一些道德冲突,遭遇到世俗功利与良心道德的“两难选择”。2013年度感动山东网络任务以实际行动,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有网友评论,“爱心和责任是可以感染的,从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到济南大客车司机宋洋,再到潍坊司机宋丰升,爱心在延续,责任在坚守,希望整个社会都被正能量所充斥。”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举办“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们应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阅读下表: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市场经济,30%-65%的为转轨市场经济,
65%-80%是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请简单描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制度原因。
实行结构性减税,结合推进税制改革,用减税、退税或抵免的方式减轻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结构性减税的重点是落实增值税转型,增值税转型不仅可以拉动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解决企业创新不足的问题,更可以理顺税制关系、完善税制,符合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
以下是近几年我国税制改革的部分内容
税种 |
税改内容 |
|
税收 减免 |
个人所得税 |
起征点提高到3500,由九级调整为7级 |
企业所得税 |
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项目: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
|
增值税 |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 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6%和4%一律降至3%。 |
|
税收 增加 |
资源税 |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
增值税 |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
|
消费税 |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征成品油消费税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税制改革实施结构性减税的意义。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消费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购物,网上购物市场交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材料二:小明同学在网上搜索时发现平板电脑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平板电脑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配置等都普遍提高了,但价格却要低得多。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
2013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新疆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反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外文化交流和对比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并作通俗化的解读,在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材料二: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的伏尔泰甚至号召西欧向中国学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而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的末期,经济、政治日趋落后,“西学东渐”形成热潮,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系统地把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等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热”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中国热”和“西学东渐”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