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十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构想

时间
战略构想
十六大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届六中全会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七大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届六中全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1)结合材料,用所学的文化知识,说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今社会仍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于2014年9月27日举办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2500多年,儒家思想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道德、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的文化传统。
材料二:“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有“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理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又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哪些基本观点?

2015年9月27日是第二个全球“孔子学院日”,也是孔子学院建立十一周年纪念日。孔子学院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10年来,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儒学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快速发展,成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交流互鉴的响亮品牌和重要平台,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合材料,说明儒学走向世界主要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时代呼唤“绝对忠诚”。湖南卫视新闻团队从今年4月起,以“绝对忠诚”为题,陆续推出一批当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展示他们坚守信念、忠于祖国、乐于奉献、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节目播出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被媒体誉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闻宣传精品力作”。有网友留言:一个个鲜明的军工科学家,用“绝对忠诚”置顶了时代正气歌,那种直达心灵的冲击与快感让人们久久不能平静……
为做好《绝对忠诚》系列报道,创作团队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零距离采访”和“隐藏式拍摄”,记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并通过镜头拍摄和音乐、画面的精心选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该栏目还第一时间将节目视频在各大主流网站同步推出,吸引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
结合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说明文艺作品为什么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