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当灾难来袭,家园被毁、亲人离去之时,灾民徒手挖开倒塌的碎砖帮助寻找亲人,有的灾民抱着受伤的孩子一路奔跑送去救治,有的灾民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抢挖救援通道,更有许多灾民相互安慰相互扶持开始重建家园的生活……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简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但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针对这一现象,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节约这一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人均拥有水资源及每万元GDP耗水量比较(单位:立方米)

材料二:“我们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为此我们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十七大报告摘录)
(1)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4分)
(2)在调查中,同学们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请你说明“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材料2: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材料3: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2,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谈谈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进一步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立足点?
(3)结合材料3,简要分析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的经济学依据?(4分)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怎样的?当前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的?

近来,许多地方纷纷掀起传统文化发觉、开发的新热潮。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四海为家”;甚至出现三地“热争”西门庆的场面。但凡与本地扯上一丝半缕的古人、仿古建筑都粉墨登场,平庸的创意和空洞的内容,将文化价值淹没在喧嚣奢华的商业气息之中,文化挖掘缺乏品位。
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请你就各种主要形式,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各举1~2个例证。(共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