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大雨》系列微电影是融合了时代元素的主旋律作品,依据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它描写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互助,共抗灾难的感人故事,演绎了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难忘片段,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
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
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
③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④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学者认为,以往政府调控更倾向于从需求端入手,通过“大投资”、“宽货币”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思路类似于西医疗法,一生病就吃止疼药、打抗生素,往往有严重的后遗症。未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中医式”的,主要通过促改革和调结构消化前期政策,发掘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从哲学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坚持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统一
②把握世界的物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正确区分事物各自不同的特殊本质
④把握发展的普遍性,摒弃传统观念以实现理论创新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必然要同周围的人交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揣摩对方的思想。分析预测他人的行为并作出相应的行动选择,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便是博弈论思想。从哲学上看,此思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
B.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
C.只见运动,不见静止 |
D.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是很多企业家信守的金科玉律,但有些企业家反其道而行之,以企业生产来创造需求,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这表明
①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以不止一个
②任何正确的认识总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企业的做法不能一刀切,要抓住事物的个性
④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③④ |
当前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的难点中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这表明改革要
①积极寻找正确方法回避矛盾
②树立群众观点,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③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更好地发挥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表明
①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②顺境中成功必然导致逆境中挫折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