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根本分歧是( )
①“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合影服装,从款式上,用了立领对开襟、连肩袖等融合了中国传统经典款式;从面料上,采用宋锦等传统真丝面料;从工艺上,采用了盘扣等传统工艺。这充分体现了()
①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④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主席帕亚克表示:“令人惊讶的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 |
B.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文字而言更具有优越性 |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
D.国家经济发展能够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
针对那些“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的人大代表,有媒体指出:“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该媒体的观点强调,人大代表()
A.由人民选举产生,要密切联系群众 |
B.要依法行使提案权、监督权和质询权 |
C.要对人民负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
D.肩负人民期望,要切实履行代表职能 |
悠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表明()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③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
④消除民族差别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后重回中国,于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等系列会议。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表明()
A.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C.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D.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