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相当于坳沟或沟道流域,不是一条河流的完整流域,治理要加强综合治理,即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
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降水量少 |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具有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要有自由支配的收入 | B.要有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 |
C.要有出游的时间 | D.要大学毕业,有一定文化素质 |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为
A.23°26' | B.36°34 | C.53°26' | D.66°34' |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31.ON,103.4E)发生震级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完成问题这次特大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 | B.太平洋板向亚欧扳块俯冲 |
C.亚欧块块的张裂运动 | D.太平洋板的张裂运动 |
特大地震发生时,下面的区时正确的是:
A.70°E为2008年5月12日10时28分 |
B.东京(东九区)为2008年5月12曰13时28分 |
C.纽约时间(西五区)为2008年5月12日l时28分 |
D.本初子午线为2008年5月12日15时28分 |
特大地震发生的这一天,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
B.北京与福州比较,北京白昼时间比福州长 |
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 |
D.广州、福州、北京三地的自转角速度不同 |
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读图回答问题。我国某中学校庆日(9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
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 |
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
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 |
当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校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 | B.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
C.北京白昼时间由长变短 | D.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