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A.2月21日11时51分 | B.2月22日3时51分 |
C.2月22日11时51分 | D.2月23日3时51分 |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资料三: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1)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季节(夏或冬),并说明理由。
(2)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处建设一大型港口,请选择合适地点并分析原因。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对当地及下游河湖有什么影响?
读“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试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2)泾河和渭河的交汇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一河水清,另一河则水浑,成语“泾渭分明”即由此而来。请解释其形成原因。
(3)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4)请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准噶尔盆地不同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立足独特的地理优势,阿克苏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简述阿克苏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
地的优势地理条件。
(3)天山是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2013年6月,其新疆段以“显著的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特征
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简析天山生物多样的自然原因。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及甲地无冻害的原因。
(2)分析该地柑橘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图中严重冻害区同纬度的大陆西岸也种植柑橘,说明其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面图甲所示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丙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甲中人口分布特点是,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简述图甲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