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方地区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______处。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米, 甲乙两地的最小高差接近_____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是1:100000,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_________千米。
(3)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_____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
读经纬网图,按要求填空。(4 分)
(1)从方向看,B在A的__________方向。
(2)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_________(北或南)半球。
(3)A地属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低/中/高)纬度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出四大洋。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洲和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是;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和。(填名称)
(4)环绕印度洋的大洲有、、、。
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大洲是洲和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洲。
(2)不同的国家人口增长情况不同,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人口问题,给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试举例说明。(至少两点)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增长过慢: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地,气温年差较小的是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 B.各月降水都不多 |
|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
(4)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右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呈现冬季____ 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位于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该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为____________。
(2)下列描述属于乙区域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 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 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3)丙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干旱 B. 湿热
C. 高寒 D. 酷寒
(4)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甲与丁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畜牧业为主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