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贵州毕节,来自遥远天山脚下的阿里木以卖烤羊肉串为生,一串烤肉毛利不过两三毛钱。然而在过去的8年里,阿里木却把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助给百名贫困生,他说:“当国家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能站出来的都是英雄”。阿里木的善举,犹如寒冬里的一股暖流,感动首许许多多的人们,在“中国网事”感动2010网络人物评选中,阿里木以绝对优势排在第一。(12)
材料二:让阿里木行善事的,同样来自感动。素不相识者的慷慨解囊、各族同胞兄弟姐妹般的关爱,让孤身一人来到异乡的阿里木得以站稳脚跟。感受暖流的他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回报社会”,他用8年的辛劳、30万羊肉串传递着大爱,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在阿里木这位平民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令你感动?
(2)阿里木承担了什么责任?这一责任的集中表现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承担这样责任?
(3)“我要回报社会”,我们为什么要热心公益,回报和服务社会?作为中学生能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小涛同学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时间花在培养兴趣爱好上,会分散学习精力,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小艳同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爱好,对我们培养情趣、陶冶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两位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俗话说“知足常乐”。但也有人说人如果目光短浅,凡事只考虑自身得失,以自身满足为“知足”,则未必常乐。相反,那些志向远大,心胸开阔的人,在事业的追求上永不“知足”的人则能永葆青春的心态,始终乐观向上。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上了中学的小静最近有点烦。她越来越不喜欢父母把她当成小孩子看待。因为父母对她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一过问,包括吃东西、穿衣服、交朋友、看漫画、听音乐等,小静觉得自己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急了还会顶撞他们几句。小静渴望自由,希望没有人管,做一个独立的人。她认为独立就是没有人管,一切都由自己做主。
你认为小静对独立的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青春是美好的,但我们在青春期也有烦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心理往往充满着矛盾。
(1)谈到青春的时候,你脑海里会浮现出_______、_______(填写两个词语)。你为什么会把这些词语同青春联系在一起?
(2)如何正确看待和消除青春期心理的矛盾?
李磊是一位初一男生,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多与班里的女生交往,但又担心方法不对被别人误会。
(1)请你告诉李磊中学生应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
(2)说说男女同学交往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