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6月6日在北京会见第七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并发布重要讲话。他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儿女共同的梦。
(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行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主心骨”是什么?
(2)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如何弘扬共同的“民族魂”?
南京中学生丁某在埃及具有3 500年历史的卢无索神庙石壁浮雕上刻下“丁某到此一游”几个字,此事经网友曝料后,引发全国热议。丁某的父母主动致电报纸,称“我们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国关注此事的人们道歉!孩子意识到了错误,请大家给个改错的机会”。
(1)中学生应懂得自己的事该自己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承担更多的责任。请问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我们承担责任的起跑线和培养我们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方式分别是什么?
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体验。
请你举例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91岁的农村孤寡老人。为捐助贫困学生,17年未添新衣未尝肉味,馒头都舍不得买,每年生活支出千余元。可正是这么“吝啬”的倔老头,却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10多万元资助了全国100多名贫困生! 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他说:“捐钱给孩子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我自己花强。”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为什么刘盛兰老人能感动身边的人?
黄风是一名普通学生,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家出走,给她留下的是高位截瘫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奶奶,生活的重担落在了这位仅有6岁的女孩身上。11岁时,她推着400斤重的铁板车行程500多公里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布……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能够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奇迹也许就会发生!”黄风的事迹一经传颂,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黄风的事迹为什么会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小文的同桌小秀患上白血病,住在医院里,小秀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拒绝治疗,拒绝进食,准备放弃生的希望。小文和同学们心急如焚,一方面捐款资助小秀治疗,另一方面给小秀送去贺卡,劝告她珍惜生命,积极行动起来配合医生治疗,战胜病魔。现在小秀的病情稳定,正在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
(1)小秀患病初期面对挫折的心态对不对?为什么?
(2)假如你是小秀的同学或朋友,你将怎样劝说她珍惜生命,战胜挫折呢?(从3个方面回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