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齐国大臣邹忌形体容貌光彩美丽,但与城北的徐公相比,略逊一筹。当他知道他的妻、妾、客因各自的私心而蒙蔽他,说他比徐公美后,就上朝拜见齐威王,说:“如今齐国的官吏百姓没有谁不怀私心而有求于您的,因此,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深啦!”齐威王听了就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可得到中等奖赏;在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缺点,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之后,齐国的群臣百姓纷纷进谏,国家也因此日益强盛。据此回答。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层面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
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分行使质询权
②政府应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
③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自觉接受问责制
④公民应该通过合法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
“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于这幅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 |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是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各不相同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永远不能解决的④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唐代刘禹锡说:“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交相用而已矣。”这句话主要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发展是永恒的 |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D.事物联系时有条件的 |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的提法。最近几年中央又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
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
B.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
C.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