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吹响了深化农村改革“集结号”,绘制出了一幅宏伟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蓝图。某校高三同学“农村改革与创新”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关注粮食安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不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也历来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央“一号文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强调要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组:热议城镇化建设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一组照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种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热议。
第三组:认识基层民主协商:农村的繁荣离不开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协商实践,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深入推进村务公开.健全村民监督机制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客。
(1)请结合第一组同学的分析,阅读表格左边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表(在答题卡对应序号处作答)

粮食生产状况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粮食生产方式传统,农业科技不发达

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粮食产销物流体系不完善

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意愿不足

我国成全球粮食价格高地,刺激粮食大量进口

 
(2)有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推进城镇化建设必须保护好传统民居。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该同学观点的合理性。
(3)请结合第三组同学的分析,并从公民的角度分析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的现实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3)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 2001年7 月13日,北京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需要巨额资金作保证。据估算,治理环境需170亿元人民币,重大工项目700多亿元,修建新体育馆160亿元,举办费用15亿元……总计约1045亿元。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
(1)材料中的财政支出属于什么支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某校高一(6)班同学认真学习了全会精神,并深入讨论,让我们参与其中。
【解读全会】
会议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参与讨论】
有同学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为民生欠账多,政府要动用手中财力去“偿还”欠债、“填平”差距。财政收入增加,政府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但是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它并非天上掉下来馅饼。
【建言献策】
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
(1)请你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2)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财政增收终究是有限的”?
(3)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国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建议。

住房是人们安居之所,房产价格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L市某校高一(1)班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到该市的商品房价格偏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
请你根据这一事实,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帮助同学回答:
(1)影响商品房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在住房消费方面,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坚持哪些正确的消费原则?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治”渐入佳境。领导人上网了解民情、政府上网公开政务、公民上网表达意见,互联网已经成为政府和人民互动的良好平台。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为此,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在网上传播不良信息的不法分子,净化了网络环境。
(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知识?
(2)请用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