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注音用规范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gèn) 古未有的仪式。13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如果说纪念,是因为那不能忘却的回忆,那么公祭,则是源于那不能(mǒ) 平的伤痛。历史追(sù) 到77年前的12月13日,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日军闯入南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暴行之残忍,浩(jié) 之悲痛,正如后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法官要求美籍历史学教授贝德士估算大屠杀的人数时,他惶恐地说道:“南京大屠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没有人能够对它进行完整的描述。”(摘自国家公祭网)
阅读下面这段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个kě⑴望创新改变的苹果。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⑵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fù⑶,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真冲云xiāo⑷!
(1)(2)(3)(4)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采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ɡ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īnɡ 听 ______壮志难chóu眷恋____________
(2)上面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
(弥散、朦胧、洒满)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稀少、稀疏、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摘自《社戏》)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把它们找出并改正。
危言耸听斤斤有味心旷神怡谈笑风声
鸦鹊无声明察秋豪其貌不扬赏心悦目
错别字 |
||||
改 正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ɡ ( )憬和理想,凝( )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qián( )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摘自《为你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