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索马里半岛及其以南的东非沿海一带,自古就是商业繁荣的地区,公元前后,该地就曾出现一批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8~9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东非。10世纪,非洲内陆班图人的迁徙浪潮波及东非。在这两大历史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索马里及东非沿海一带的文明进一步发展。诸商业城邦从内陆收购象牙、黄金输往海外,又从东方输入丝绸和瓷器等物品,转销内陆。考古学证明了中国瓷器的输入数量十分巨大,深深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②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④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指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

A.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运动是物质的
①有效载体 ②固有属性 ③唯一特性 ④存在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居安思危”的思想注意到了“安”与“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

A.相互区别 B.相互对立 C.相互作用 D.相互转化

1吨废报纸=850千克再生纸=少砍17棵树。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不可捉摸的 B.多种多样的 C.因人而异的 D.固定不变的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话的含义是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实践和历史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