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 |
| 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
|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 |
| D.Fe2+被溴氧化成Fe3+ |
1mo1X能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44.8LCO2(标准状况),则X的分子式是:
| A.C5H10O4 | B.C4H8O4 | C.C3H6O4 | D.C2H2O4 |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
| B.鉴别集气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
| C.制备氯乙烷(C2H5Cl):将乙烷和氯气的混合气放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
| D.制取乙酸乙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

如下表所示,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 |
不纯物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1) |
CH4(C2H4) |
酸性KMn04溶液 |
洗气 |
| (2) |
NH4Cl溶液(FeCl3) |
NaOH溶液 |
过滤 |
| (3) |
福尔马林(甲酸) |
Na2CO3溶液 |
蒸馏 |
| (4) |
苯(苯酚) |
溴水 |
分液 |
A.(1)(2) B.(3)(4)C.(1)(3) D.(2)(4)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它们化学性质的改变。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行 |
| B.丙烷分子中氢和乙烷分子中的氢都易被卤原子取代 |
|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 D.等物质的量的甘油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甘油产生的H2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