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A |
Mg |
FeSO4 |
O2 |
B |
Al2O3 |
HCl |
NaOH |
C |
CO2 |
H2O |
Na2O2 |
D |
NaHCO3 |
Ca(OH)2 |
Na2CO3 |
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分别与不同质量的铁粉反应,所得氧化产物与铁粉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Fe2+,曲线b表示Fe3+ |
B.P点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5Fe+16H++NO3-==3Fe2++2Fe3++4NO↑+8H2O |
C.n2=0.25 |
D.n3:n1=3:2 |
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图示转化关系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KI淀粉试纸和食醋检验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 |
B.足量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白的原因可能是5Cl2+I2+6H2O==2HIO3+10HCl |
C.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IO3- |
D.途径Ⅱ中若生成1 mol 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
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Mg(OH)2 |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
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l:l:6。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原有的五种离子物质的量不变 |
B.向该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
C.若溶液中c(Cl-)="0.6" 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l |
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只发生置换反应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铝在常温下都能被浓硫酸“钝化” |
B.足量铝分别与含1molHCl、l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 |
C.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
D.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