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
该溶液中含有SO42- |
| B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 C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 D |
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化学与科技、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小于7的雨水被称为酸雨 |
| B.明矾溶于水可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常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
| C.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治SO2污染 |
| 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在常温下腐败是自发进行 |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
| 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
已知:C(s)+CO2(g)
2CO(g) 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
|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
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 + 3H2
2 NH3 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 | B.946KJ/mol |
| C.649 KJ/mol | D.869 KJ/mol |
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 + Pb + 2H2SO4 = 2PbSO4↓ +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O2是电池的负极 |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 2e – = PbSO4↓ |
| C.PbO2得电子,被氧化 |
|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