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
该溶液中含有SO42- |
B |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C |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为黄色 |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 |
D |
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H2SeO3 | B.HMnO4 | C.H3BO3 | D.H3PO4 |
用铂丝蘸取氯化钠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黄色,显色原因是
A.氯化钠受热挥发 | B.氯化钠受热分解 |
C.钠离子中电子跃迁 | D.氯离子中电子跃迁 |
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
B.甲烷的电子式:![]() |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
D.碳-12原子构成:![]() |
对下图所示有机物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 mol NaOH |
B.常温下,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
C.与稀硫酸共热,能生成两种有机物 |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 |
依曲替酯是一种皮肤病用药,它可以由原料X经过多步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料X与中间体Y互为同分异构体 |
B.原料X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中间体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
D.1 mol依曲替酯最多只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