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已知: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 mol·L-1,如图是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O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物质的量相等 |
B.b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C.X溶液溶质为AlCl3,Y溶液溶质为NaAlO2 |
D.a、b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g)+N(g) 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知M的浓度为0.2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
B.4min时,用M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为0.8mol·L—1·min—1 |
C.4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 |
D.2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1 |
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可向水中加入
A NaCl B HCl C CuSO4 D NaOH
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
C.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
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