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目的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目的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向铁和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若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该溶液中既有Fe3+,还有Fe2+
C
将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比较Cu、Fe2+的还原性
D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闻气味 B.倾倒液体 C.取粉末 D.过滤

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分类,可将CO2、SO2归为同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也属于这类氧化物的是:( )

A.SO3 B.CaO C.NO D.NO2

恒温25℃,将两铂电极插入含一定量NaCl的饱和食盐水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收集到2.5 mol气体,阴极收集到4.5mol气体(均不考虑气体的溶解或与溶液反应的损失),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加入 ( )

A.4.5 mol HCl B.2.5 mol H2O
C.108.5 g 33.6%的盐酸 D.145 g 50.3%的盐酸

将含0.4 mol/LCu(NO32和0.4 mol/L KCl的水溶液500 m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15 mol 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A.5.6 L B.6.72 L C.2.8 L D.8.4 L

在25℃时,向50.00 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可采用酚酞做指示剂
B.图中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