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统计工作中将城市分为以下几组:loo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一100万人口为大城市;20万一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读我国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不同规模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化(座)
|
200万以上 |
100万~200万 |
50万~100万 |
20万~50万 |
20万以下 |
合计 |
1998年 |
20 |
61 |
77 |
61 |
4 |
233 |
2008年 |
41 |
81 |
110 |
51 |
4 |
287 |
2008年/1998年 |
205% |
133% |
143% |
84% |
100% |
123% |
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1998年、2008年)数据计算从城市数量看,1998~2008年我国( )
A.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
B.中等城市比特大城市发展快 |
C.小城市发展比特大城市快 |
D.中小城市发展相对较慢 |
为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我国应( )
A.有序放开特大城市落户限制 | B.合理推动中小城市发展 |
C.严格控制中等城市人口规模 | D.限制农村人口流人城市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图示大陆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
C.从南、北两端向中部递减 |
D.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递减 |
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地点有()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形成③和⑤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地形差异 D人类活动
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
有关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
B.降水最少处海拔约为1 800米 |
C.气温变化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
D.气温年较差随降水量增加而减小 |
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左图)和成熟期(右图)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A.90天 | B.115天 | C.130天 | D.140天 |
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小题。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小题。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
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