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50年某气候类型区的人口密度(人//krn2)表,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 |
欧洲 |
北美洲 |
非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全世界 |
61.3 |
——— |
30.0 |
9.6 |
6.4 |
4.2 |
18.4 |
该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该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区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游牧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对该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区的土地、矿产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导致( )
①土壤盐碱化加剧②河水含沙量增多③南极冰川退缩加快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A.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
B.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
C.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
D.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 |
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扩大 |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扩大 |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扩大 |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扩大 |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
B.2008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
D.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左侧等高线的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试判断下列各题: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的值是
A.199<h<200 | B.289<h<290 | C.299<h<300 | D.300<h<301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
B.图中G处海拔为100m ,H处海拔为400m |
C.a、b、G、H的海拔由大到小排序是:H> b > a > G |
D.图中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
读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下列各题: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E线 | B.30°N | C.a线 | D.b线 |
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A.a线北坡 | B.30°N线北坡 |
C.b线北坡 | D.b线南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