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量最多出现在 月。
(2)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3)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地是 地。
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写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区名称。
①地区 ②地区
③地区 ④地区
⑵①区与②区的界线大致是通过中国地理区域图一线。大致与等温线和mm等降水量线相一致。
⑶①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②区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河流无现象。③区著名的果品有(至少写出两种)这里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⑷③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④区气候高寒的主要原因是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0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10-2030年)》。规划大纲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至少写两条) (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可行的是()(多选题)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
D.因地制宜植树种草,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
读材料和西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山脉),大致是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图中②是__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业为主。本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活动,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地理区域),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下。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B、C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和一线基本一致。
(3)A、B、C三地发展农业,A地适合发展业和业。
(4)B、C两地作物及熟制差异明显:B地主要粮食作物是,C地作物熟制为。
图甲为台湾岛等高线和城市分布图,图丙、图丁分别为高雄市和郑州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分析台湾省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台湾岛森林茂密,有大片的苹果园、桃树林等”, 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3)请你认真阅读分析图丙和图丁,比较高雄与郑州在气温和降水量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