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大国在海洋资源、海权以及海洋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海洋魅力】
材料一 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
郑和七下西洋 |
哥伦布发现② |
首行时间 |
1405年 |
1492年 |
船数 |
200多艘 |
3艘 |
最大航船 |
长151.8米。宽61.6米 |
长24.5米,宽6米 |
随航人数 |
27800人 |
88人 |
航行目的 |
① |
寻求黄金,拓展殖民地 |
(1)请你依据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的空白处。
【海洋危机】
材料二
(2)图1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针对图2出现的危机,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海洋争端】
材料三 我们不能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皇威廉二世
(3)材料三中德国为争夺海洋霸权主导并形成了哪一军事集团?“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当时在海洋权益上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一国?
【海洋未来】
(4)去年11月,我国划定了防空识别区,加大了在钓鱼岛周边的巡航力度。然而却屡屡遭到美国和日本方面的无理指责和说三道四。12月4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竟称中国划设防空识别区违法。如果你是国家海洋局的新闻发言人,请以“我国的海洋未来”为题,结合上述回答,阐明我方的观点。(至少写明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中状况,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一规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计划结束时哪两个部门取得了重大成就?(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新体制指什么?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选自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2-1965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
材料四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国家颁布的什么法律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中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898年我国中文报刊统计
时间 |
报刊总数(种) |
华人创办报刊数(种) |
华人创办报刊数比例 |
1895 |
7 |
3 |
43% |
1898 |
47 |
39 |
83% |
材料二:1895年春,梁启超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19世纪晚期,华人创办报刊数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变法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至少3点,3分)
(3)比较洋务运动和该历史运动在学习西方内容方面的侧重点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1)郑观应的诗描述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为“东沟、致远”加个注释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3)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牺牲毫无意义,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里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那个国家?根据材料概括伯利克里改革的民主性实质。
(2)“飘扬星条旗的国家”指哪个国家?(1分)你知道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吗?
(3)材料二中的国家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转折性战役是哪一次战役?独立后的第一届总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