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
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
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 | B.人们的感知器官 | C.科学试验的仪器 | D.万物发展的规律 |
“靖康丙午岁,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对这一材料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文中金狄指女真人 | B.金狄南下破坏了生产 |
C.金狄南下使社会更加动荡 | D.材料作者对金狄的认识是客观公正 |
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的山东泰山庙会、北京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 | B.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 |
C.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 | 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