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初,蜀民……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戊午,诏从其请,始置益州交子务。”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下列推论不合理的是
A.交子先是民间发行,再由国家收归官办 |
B.交子发行适应了四川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
C.宋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财富控制而设立交子务 |
D.国家政府发行纸币有利于克服私人发行交子的弊端 |
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官僚资本 ③洋务经济 ④民族资本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④② | D.③①④② |
下表是1920~1930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A.民族工业遭遇重大挫折 | B.官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
C.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 D.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
C.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 D.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徒 |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