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戽车寻丈旧知名, 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 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 |
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出现 | D.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精湛技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联盟。
回答:
、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右边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
美国儿童非洲儿童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淡化 | B.各国经济依赖关系加强 |
C.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减弱 | D.各国政治利益趋于一致 |
下列对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之间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
B.经济区域集团对外不具有排他性 |
C.经济区域集团推动世界各国加入国际竞争 |
D.经济全球化将是经济区域化的最终归宿 |
以下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美元),说法正确的是:
项目 |
1970年 |
1 992年 |
||||
32个发展中国家 |
108 |
279 |
||||
21个发达国家 |
3129 |
22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