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一阶段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该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代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发展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较快
D.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 B.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 C.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 |
| D.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渐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 B.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C.平民采取有效的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民法大全》中记载:“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此规定注重保护奴隶制度 |
| B.此规定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
| C.此规定注意规范审讯制度 |
| D.此规定包含的某些原则具有永恒价值 |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
|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
|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
| 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罗马的立法者,又规定被定罪的人的财产应受到尊重,为防止财产被人民没收。”“罗马法律规定,除了最重大的叛逆罪外,不得没收财产。”其用意在于说明()
| A.财产不能被没收 |
| B.犯叛逆罪则必被没收财产 |
| C.古罗马法重视保护财产权 |
| D.没有财产权就没有自由,财产权是自由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