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者,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必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127年的靖康之耻 B.1644年的甲申之难
C.1856年的天京变乱 D.1935年的华北事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梁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①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④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A.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B.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
C.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专制统治 D.缩小与西欧国家的差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