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几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蝶恋花
赵令畸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 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①止:通“只”。②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恼:撩惹。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西台①哭所思
谢翱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②。
【注】①西台:为汉隐士严光垂钓处,诗人在此设文天祥神位。②《八哀》:杜甫曾赋五言古诗八首,悼念八位文臣武将。
诗的首联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情感抒发起了什么怍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从全诗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浣 溪 沙
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1)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