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刮沙尘暴时,黄沙漫天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
B.锯条锯木板时,锯条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火箭一般都用液氢做燃料,主要是利用它热值大的特性
D.两个表面被刮平的铅块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子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简谱中,“2”音比“5”音的音调低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C.在渔船上安装声呐设备,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鱼群
D.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A.(1)(2) B.(2)(4) C.(1)(3) D.(3)(4)

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A.和正常时一样
B.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
C.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D.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