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华想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做出以下猜想:
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老师给小华提供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和装满松软细沙子的木箱,小华按如图情景进行实验:每次都将木箱中的细沙抹平,再让小钢球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砸进细沙并陷入其中,测出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和释放前小钢球的高度H.下表是他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 实验序号 |
小钢球质量m/g |
释放前小钢球高度H/cm |
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cm |
| 1 |
50 |
60 |
1.6 |
| 2 |
50 |
80 |
1.8 |
| 3 |
50 |
100 |
2.4 |
| 4 |
100 |
100 |
4.1 |
(1)分析表中2、3两次实验,小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中小钢球的重力势能无法直接观察,小华是根据小钢球在细沙中
来间接判断出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也用到了该探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比较木块被钢球推出的距离判断铜球动能的大小
小红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①若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这说明小华在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 ;②若电压表示数约为3V,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 电压U(V) |
1 |
2 |
3 |
| 电流I(A) |
0.1 |
0.2 |
0.3 |
(4)为了使上述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认为还应进行下列的哪一项操作?答: 。
A.换用电压不同的电源再做实验 B.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做实验
(5)现将图乙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若要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原实验电路中必须更换的器材是 。
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则大气压的值可以表示为p=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偏大/不变/偏小).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甲/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
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b)所示,图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然后作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__1标准大气压(大于/小于/等于)。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红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但温度_______;但小宇提出疑问: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
写出以下仪器的读数.
(1) 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cm;
(2) 图(b)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0C;
机械效率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
|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
|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
| 试验 次数 |
斜面 倾角 |
斜面粗 糙程度 |
物重 G/N |
斜面 高度 h/m |
沿斜面 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用/J |
总功 W总/J |
机械 效率 η(%) |
| ① |
30° |
粗糙 |
1 |
0.5 |
0.7 |
1 |
0.5 |
0.7 |
|
| ② |
30° |
稍光滑 |
1 |
0.5 |
0.6 |
1 |
0.5 |
83 |
|
| ③ |
45° |
粗糙 |
1 |
0.7 |
0.8 |
1 |
0.8 |
87.5 |
(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 .
(3)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 ___________不改变
(4)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斜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同一斜面所受的摩擦阻力是一样的,计算后发现第三次的阻力是__________N,和第一次的阻力不一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