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华想探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做出以下猜想:

A.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B.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老师给小华提供了质量不同的两个小钢球和装满松软细沙子的木箱,小华按如图情景进行实验:每次都将木箱中的细沙抹平,再让小钢球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砸进细沙并陷入其中,测出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和释放前小钢球的高度H.下表是他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小钢球质量m/g
释放前小钢球高度H/cm
小钢球在细沙中下陷的深度d/cm
1
50
60
1.6
2
50
80
1.8
3
50
100
2.4
4
100
100
4.1

(1)分析表中2、3两次实验,小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实验中小钢球的重力势能无法直接观察,小华是根据小钢球在细沙中           
来间接判断出小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也用到了该探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比较木块被钢球推出的距离判断铜球动能的大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在平面表面的反射规律,M是一个小平面镜,EF是两块硬纸板可以绕ON前后转动.实验时让一激光器发射的一束激光,沿着与镜面垂直的硬纸板E表面斜射到M平面镜上,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时小明还发现将F硬纸板绕ON向前向后转到时,都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当EF是两块硬纸板在同一平面上时,刚好能观察到反射光线.

分析小明同学的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
(2)__
(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
(6)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7)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密度是g/.

(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1)实验应在光线(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实验时玻璃与水平桌面
(2)实验中观察到与甲蜡烛相同的乙蜡烛恰好与甲蜡烛所成像完全重合,表明:
(3)实验中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数据说明了



甲到玻璃板的
距离 L1/cm
乙到玻璃板的距
离 L2/cm
1
4.4
4.4
2
6.0
5.9
3
8.7
8.7


(4)用光屏接不到蜡烛所成的像这说明了,所成的像是像。
(5)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