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11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这首诗是皇祐四年壬辰(1052)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王安石时年32岁。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首联在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赏析。
诗中的哪些因素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韦庄的诗是如何来表达感情的?结合全诗进行分析。(4分)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词
李益
湘江斑竹枝, 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 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两诗都用了“湘江”“斑竹”“鹧鸪”等形象,都是表现一种愁苦之情的。这种“愁苦之情”具体说来有何不同?
两诗在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采用了传统手法中的哪一种?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请赏析本词上阕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条简答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黄大临,黄庭坚之兄。此词是词人在黄庭坚被贬宜州时所作。
词的上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词人的离别之痛?请简要概括。
词的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