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应成   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图(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电阻箱、电流表、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将图甲的实物连接成可完成实验的电路。
(2)完成以下步骤的相关内容:
①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得的电阻值R1=Ω;
②合上开关,从电流表上读得的数值为I1
③重复①、②,收集多组R和I的数据
……
(3)某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线,由此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E=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
的电阻之和。

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在装置安装完毕后、闭合电路开关前的示意图。图中A为沙桶和沙,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动势为6V),S为开关,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2)
(3)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图甲为测量电路图,
(1)某同学按图甲电路图在实物图乙上连接导线,在最后一根导线f一端没有连接到电源负极时,发现有两处不妥之处,它们分别是。(填标号或器材名称)

(2)导线连接正确后,不论这样操作,发现电压表总有读数, 安培表无读数。经反复诊断,最后确定是变阻器或安培表中有一元件断路,因此他拿来多用表检查故障,操作如下:
a.断开电源开关
b.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指针所指如图丙所示,则该变阻器的电阻约为
(3)纠正了所有错误后,通过实验测出了下列表格中的一些数据

I/A
0.030
0.070
0.110
0.140
0.190
0.250
U/v
1.35
1.23
1.10
1.00
0.85
0.66


请在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的坐标纸中作出U-I关系图线,由图线得电源的电动势
内阻

在测定《梯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
(1)四位同学分别在白纸上画出了测量梯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光路图,光路图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直线aa/、bb/、cc/、dd/代表梯形玻璃砖在白纸上的界面。其中p1、p2、p3、p4为4枚大头针所插位置的投影点,光线的箭头没有画出。能比较准确测量折射率的光路图可以是

(2)为了探究折射角(r)与入射角(i)的关系,已作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
你猜想一下,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是一个常数。(猜对给分,猜不对不给分)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旧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有一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R、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R(Ω)
2.0
8.0
14.0
20.0
26.0
I(A)
1.00
0.50
0.34
0.25
0.20

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①
(2)该同学为了用作图法来确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若将R作为直角坐标系的纵坐标,则应取  ②  作为横坐标。并利用实验数据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正确的图象。

(3)由图象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