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1)镜头的清洁用 ,目镜越长,倍数越 ;物镜越长,倍数越 。
(2)下图中的 是物镜;若想看到最大的物像,则应选择图中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填序号)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该 眼睁开;使用镜头应该遵循先 倍后 倍;
(4)观察的材料必须 ;若标本太透明,则应使用反光镜的 面镜和遮光器上的 光圈。
(5)观察前进行调焦寻找物像时应遵循:先 准焦螺旋后 准焦螺旋,镜筒先 后 。所看到的物像是 、放大的实像。如看“上”字时,所看到物像是“ ”。若要使左下角的“上”移到视野的中央,则玻片就往 移动,直至物像落在视野中央。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 上。
20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茅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蚊子属于昆虫,昆虫身体由头、 、腹三部分构成.
(2)壁虎和老鼠这两种生物中, 属于恒温动物.
(3)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 (填“能”或“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
(4)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蚊子作为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可见动物在维持 中起重要作用.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衣藻、病毒、细菌、酵母菌和草履虫五种生物的示意图,但忘记了标注它们的名称.请据图回答:
(1)将前三种生物的名称按从左到右顺序填入序号1﹣﹣﹣3后的空格中.
① ② ③
(2)上述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3)真菌与细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4)细菌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是 .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请分析回答: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 ,原因是蚯蚓用 呼吸.
(2)取两条活的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 上的一条.
(3)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这属于 行为.
(4)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与细菌、真菌都扮演 角色.
(5)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 .
二十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为什么?
(2)针对上述资料,你认为应该怎样杀死蚊子? .
我县是湖南省产粮大县.下图是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位于第三营养级的有 (填动物名称);
(2)吃虫的鸟和肉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
(3)有位农民伯伯探索在一些农田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 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盐,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
(4)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在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植食性昆虫和肉食性昆虫的数量将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