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 后释放CO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C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___ _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_______。从图形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______的途径。CO2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
(2)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变小,原因是 ,图形________(填“A”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
①无论是哪种信号分子,必须先与相关________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请你根据图中的提示判断胰岛素最可能与甲和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模式相同。
②乙酰胆碱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它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哪种模式相同?________。有一种美洲箭毒可以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若美洲箭毒进入人体以后,其效应是___________。α-银环蛇毒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酶的作用是清除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进入人体以后引起的效应是___________。
(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刺激部位 |
反应 |
|||
破坏前 |
破坏后 |
|||
左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 |
左后肢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左后肢不收缩 |
右后肢收缩 |
①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都不收缩,说明被破坏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只填写一种结构)。
②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说明被破坏的结构可能是________(只填写一种结构)。
③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下图是“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填标号)判断,该繁殖方式是_____生殖,“试管牛”技术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
(2)根据胚胎形态的变化,将早期胚胎发育分为几个阶段,从___________阶段细胞开始出现分化。
(3)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4)胚胎移植的意义,充分发挥_____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大大缩短其本身的_______增加供体一生繁殖后代的数量,从而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5)在采集良种母牛的卵母细胞之前,用 激素处理良种母牛。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很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的分解作用,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
KH2PO4 |
1.4g |
Na2HPO4 |
2.1g |
MgSO4·7H2O |
0.2g |
葡萄糖 |
10g |
尿素 |
1g |
琼脂 |
15g |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
回答问题
(1)“目的菌”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
(2)为说明上表所示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应配置含有 (填物质名称)的培养基作为实验对照,如果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 (选填“多于”或“少于”)表中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目,说明表中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目的菌。
(3)此培养基 (选填“能”或者“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该培养基中 。
(4)一般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来推算细菌数量,但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选填“少”或“多”),原因是 。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用某自花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进行育种实验。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 和多害性这三个特点。
(3)该植物的穗大(A)对穗小(a)为显性,晚熟(B)对早熟(b)为显性,请利用现有的纯合子品种,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新品种。
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时,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从长出的水稻中选出表现为大穗早熟的植物,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4)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自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杂合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果蝇长翅、残翅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残翅雌蝇甲与长翅雄蝇乙杂交,F1全为长翅,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长翅:残翅=3:1。果蝇翅形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F2重新出现残翅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F2的长翅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2)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长翅果蝇和100只残翅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若该种群放置于刮大风的岛屿上,残翅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可能:
①两品系分别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和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
②一个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变为d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变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注:不考虑交叉互换)
Ⅰ.用_____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型为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
Ⅱ.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