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
| A.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
| C.转移、扩散污染 | D.减少就业机会 |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名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a处堆积物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风力作用 | B.流水作用 |
| C.冰川作用 | D.风化作用 |
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 A.增加湿度和径流 | B.减小风速和沙尘 |
| C.阻止冰川和固沙 | D.拦截径流和泥沙 |
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荒漠地区 | B.沿海地区 |
| C.湿地区 | D.地区 |
近十几年,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逐渐增多,甚至正在涌现一个小高潮。下图示意中国所有对美投资分布(2003〜2011年一季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资源 | B.劳动力 |
| C.政策 | D.市场 |
中国对美国大量投资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A.增加就业机会 | B.加快工业化进程 |
| C.明显提高环境质量 | D.扩大区域差异 |
图中,a、b为晨昏线与m纬线的交点,apb的中点为p,直线ab的中点为o.a、b两点的距离不确定,可以为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a、b两点间距离最大,且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5:00,则下列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 A.地球上21日的范围大于1/3 |
| B.此日b点地方时18:00日落 |
| C.m纬线上昼长于夜 |
| D.此时a点正值日出 |
若在晨昏线所在平面上,过O点做垂直于直线ab的线,则关于该线与晨昏线交点的判断可以确定的是 ()
| A.位于p点正北 |
| B.与P点位于同一半球 |
| C.与P点在同一经线圈上 |
| D.与p点互为对跖点(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 B.塔里木盆地 |
| C.准噶尔盆地 | D.内蒙古高原 |
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
|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
| 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52′ |
|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
甲乙两城镇位于成都附近, 8月7日有一辆旅游大巴从乙城镇附近上高速开往甲城镇方向。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时间12:10,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判断此时旅游车大致行驶的路段为( )
| A.1路段 | B.2路段 |
| C.3路段 | D.4路段 |
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乙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 A.158米 | B.420米 |
| C.289米 | D.535米 |
这天,若山区某人看到日落时太阳在正西方向,则他最可能位于上图中R、L、K、P位置的哪一处()
| A.R | B.L | C.K | 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