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2分)
(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C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E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
①林地 ②耕地 ③草地 ④难利用土地
(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_________ B为__________ 。
(3)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和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____ ℃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有利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农业,但是在各种土地资源中,_______ 少,难利用土地多,______________ 不足。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3)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4)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5)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读“地球某种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_。
(2) 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
(3) 地球在这种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方向是______的,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
(4) 由于地球在图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_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
(5)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季。
“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位于五带中的 带。
(2)图中的山峰海拔高度可能是 米。
(3)王先生住宿的城镇(如图),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城镇位于图中山峰的 方向。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C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图中AD和BD线所在地, 坡度比较陡的是_________。
(3)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 方。
(4)该地区用水很紧张, 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 请你在图中最适合建大坝的位置上标注“※”。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坐标:(4分)
A 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
(3)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C 在 纬度;从五带看,A 在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