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上是首次。回答下题。“法以人为本,人以法为天。”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改革的“护航舰”和“压舱石”,改革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和社会转型深水区的利益藩篱需要用法治理念去破解。为此,必须( )
①通过法律途径满足公民的诉求
②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④扩大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职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近年来,针对村规民约中的一些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G县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法制建设依法治县工作中,积极探索国法与“民间法”的有效对接途径,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法、顺应民意的“礼法合治”新路子。这启示我们( )
①村规民约不再是村民管理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②村规民约可以填补法治的不足,但不能代替法律
③充分挖掘村规民约对规范社会治理的现代价值
④村规民约发挥着规范社会、经济事务的积极作用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
这是一则列入教科书的工业设计案例:“面包机出口价4美元,煮蛋器3美元,通过工业设计把两种功能合成在一台设备中,原理没有改进,成本没有增加,出口价立刻上升为12美元。”从哲学角度看,实现利润倍增的秘笈在于
A.注重联系,系统优化,追求综合效益 | B.立足现实,解放思想,不断适应变化 |
C.舍弃传统,批判创新,变革思维方式 | D.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赢得竞争优势 |
门捷列夫说:“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说明了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真理和谬误在生活中的地位相互平等,相互转化的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AIDS 2014)在墨尔本召开。科学家们已学会如何用HIV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来防止病毒的复制,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至今还未找到如何从体内完全清除病毒的方法,因为与任何其他病原体不同的是,艾滋病病毒似乎天生就有潜伏和无法检测的能力。对此,丹麦研究人员提出 “先踢后杀”(kick and kill approach)疗法,力图将病毒从其藏身之处激活,然后杀死它。这表明
①实践是按照主体的内在本性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趋于真理的上升的过程
④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推动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动力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
B.实践出真知,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亲身的实践 |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有一种观点认为7%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底线,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上限。人们对这一目标的不同看法
①折射出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
②是由是否如实反映客观对象决定的
③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
④受认识的立场、能力和水平的影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