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满载着国人憧憬与梦想的嫦娥三号飘然落月,书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实现了千年“奔月”的梦想。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梦想和精神,千年“奔月”的梦想( )
A.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
B.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C.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 |
D.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 B.质量互变的关系 |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十周年纪念日。入世以来,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贸易大国,但也付出了昂贵的门票,经历了成长的烦恼。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决定》明确提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出台允许农民土地流转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
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
D.彻底否定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正式揭晓,获奖者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但每个人的表现方式却各不相同。这体现了()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 |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动事物的前进 |
D.否定就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