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 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谈到中俄的文化交流时曾说: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很多中国人也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他就曾在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 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1)在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法律规定言论出版自由不得藐视法庭;法国《人权宣言》在强调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求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而美国对言论、出版和结社自由的限制十分严格,仅对一般性的语言的限制就有20多种,更不用说滥用这些自由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了。
材料二:在当今这样一个资讯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手段多样的时代,人们自由表达观点与意见的渠道更加畅通、更加丰富,这对于实现公民言论自由大有好处。然而,随之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有的人在网络媒体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有的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视听,并称“这是我的言论自由”。
(1)运用《政治生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6分)
(2)就解决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提几点建议。(6分)
(11分)材料:2011年7月1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会议强调,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1)联系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6分)
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合图表,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胡锦涛8日上午在向中共十八大作报告时说,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胡锦涛同志表示,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表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 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材料一 2012年11月举行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拟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材料二 2012年3月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
材料三 2012年3月,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中共中央拟向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三的内在关系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