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答: 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采桑子(宋)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玉楼春(宋)吴文英
红阑干独倚天涯客,心影暗凋风叶寂。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相吊年光浇大白。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注]①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② 吴文英一生未第,以布衣游幕终身。本词是写给词友吴见山的唱酬相和之作。③大白:酒名。两首宋词的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两词都以大雁自比,都借
的大雁,言自身的情感,寄喻形象得体。(请用概括性词语回答。)两首诗词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诗题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一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可以看出古代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访隐者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经金陵驿时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借荒草、离宫、夕晖和孤云的物象,寄托国运遭劫与个人不幸的双重悲哀。 |
B.颔联用风景来衬托人事,突出物是人非,抒发诗人对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的感慨。 |
C.“满地芦花和我老”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了诗人为忧愁而满头白发的形象。 |
D.“旧家燕子傍谁飞”一句运用典故,表达的是国土沦丧而致流离失所的悲怆之情。 |
诗歌最后一句“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①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②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三峰:即黄陵山。词人因改官被调离湖南,途经洞庭湖畔黄陵山时遇风受阻,泊舟山下,而作此词。②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③准拟:一定能。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请结合上下阕的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