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了缓解表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图中G处的高程最有可能是
A.0米 | B.100米 |
C.150米 | D.200米 |
按气温垂直变化的一般规律,若G地气温为26℃,则H地气温可能为
A.21.2℃ | B.20.2℃ |
C.24.8℃ | D.25.8℃ |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1题。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向阳山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一架飞机于2006年2月28日6点(区时)从(15°S,165°E)某机场起飞,直抵(15°N,165°W)的某机场,途中用了2小时。回答1~8题。飞机的起飞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丙地的半球位置是
A.东半球、北半球 | B.东半球、南半球 |
C.西半球、南半球 | D.西半球、北半球 |
飞机到达地方的时间为
A.28日8点 | B.27日8点 | C.28日10点 | D.27日10点 |
飞机起飞时刻,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是
A.75°E和180° | B.70°E和180° | C.75°W和180° | D.70°W和180° |
这一天,若丁地白昼比甲地长整1小时,则这天丁地日出比甲地
A.早1小时 | B.早1小时30分钟 |
C.早2小时 | D.早2小时30分钟 |
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飞机到达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有可能为
A.18°S,165°E | B.10°N ,165°E |
C.7°N,135°W | D.3°S,135°W |
这一天,石家庄的昼夜情况可能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在下面的四幅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该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58~59题。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1月平均气温(℃) |
夏季平均气温℃ |
生产成本 (元/千克) |
|
中国某产区 |
8~12 |
490~660 |
~1~~8 |
19~23 |
0.64 |
美国某产区 |
15~17 |
470~520 |
6~8 |
18~21 |
2.05 |
北半球最适宜区 |
8~12 |
560~750 |
>~14 |
19~23 |
1.20 |
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
A.30°N~40°N西海岸 |
B.30°N~40°N东海岸 |
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
D.五大湖区 |
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
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
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