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 A.中国 | B.美国 |
| C.印度 | D.日本 |
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 A.单位GDP能耗 | B.碳排放量 |
| C.能源进出口量 | D.煤炭自给率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上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差异为
|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
| 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 |
| 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 |
| 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 |
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 A.位于中上游河段,水质好 | 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通航能力强 |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不同 | B.水热条件不同 |
| C.土壤条件不同 | D.光照条件不同 |
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少 |
|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
|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
下图中OP、OM分别为某地二至日正午树影,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若一年中正午树影指向M侧时间大约是指向P侧时间的3倍,则O地的纬度位置为:
| A.7°45′N | B.7°45′S |
| C.11°43′N | D.11°43′S |
当该地正午影子顶端由M地往O方向移动过程中:
| A.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
| B.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 |
|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
| 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 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
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A.发展微电子工业 | 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
| C.发展畜牧业 | 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