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 B.岩石 |
C.树木花草 | D.大气 |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回答下列问题。与“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恒星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具有
A.肥沃的土壤 | B.平坦的表面 |
C.适宜的温度 | D.厚厚的大气 |
2015年10月12日至18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多次黑子和耀斑活动。回答下列问题。有关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活动是太阳内部的变化 | B.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
C.耀斑出现在太阳光球层 | D.黑子是色球层上出现的暗黑的斑点 |
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 | B.地面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
C.全球各地降水量都明显增多 | D.两极地区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
读“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B.C.d四点比较 ()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这一天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A.6月上旬 | B.9月中旬 |
C.11月下旬 | D.12月中旬 |
下图中o为极点,弧CB为晨昏线一部分,且与某纬线圈相切于C点;B点地方时为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C点经度为30°E且C点纬度达到最低,则北京时间是()
A.6月22日9时 | B.12月22日6时 |
C.6月22日21时 | D.6月23日6时 |
当C点向O点靠近 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雪线不断上升 |
B.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 |
C.湄洲岛妈祖石像(约25°N)正午影长逐渐缩短 |
D.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昼渐长、夜渐短 |